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育人元素累加
发布时间:2024-03-3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育人元素累加


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育人元素累加

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它在经过萌生阶段后,通过育人元素的累加,开始进入构建阶段并形成初步框架,这是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是通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来实现的。可以说,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教育理念,其所呈现的育人元素是附着或内隐于课程知识之中的,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累加,方能发挥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各类课程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累加是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关键所在。

课程思政的推进具有彰显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价值,也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价值。作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课程教学紧密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充实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和厚重,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政元素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来推进前者实现对后者的有机嵌入,实现专业课教学活动同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在统一。可以说,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内在的逻辑证明。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对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有效建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各种形式的教学符号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传递的过程,因此通过合理利用教学符号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心理,让学生在寓教于学中成为课堂知识的能动接受者。

为此,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首先要明确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公共基础课程凭借它特有的人文性、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建构性,使其知识领域被赋予一定价值意蕴。同样,在专业课程中也内隐着一定的价值理念与未来社会建构的期许。育人主体要思考在教学符号的传播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知识点蕴含着哪些思政教育资源,哪些可以深入挖掘作为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在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把课程知识点与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和对应,进行升华,将课程知识点有效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映射,以此明确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要选取合适的育人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对育人元素进行教学设计是课程知识点的加工问题,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意义的、合理的加工,完成对特定价值和观念的再建构,将课程思政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还要推进育人元素有效重组,形成叠加效应。从各类课程中挖掘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过选取与加工后形成了独立的育人元素,但独立的育人元素相互叠加缠绕,容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碎片化。为此,需要对育人元素进行串联重组,将独立的课程育人知识点有效重组为以序列形式存在的课程育人“知识串”,通过课程育人“知识串”之间的高度关联性,聚合叠加为课程思政共同体,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效能的最大化。

——江苏高职教育《“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