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工作 >> 正文

《中医养生学》教学大纲

日期: 2023-12-25信息来源: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医养生学

代码:1040810

属性:理论课

性质:修课

类型:专业课

学时:总42学时,均为讲课

适合专业:中医学专业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针灸推拿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学期:中医类本科第学期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中

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医养生的特点,掌握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中医养生的理论及实践水平,符合21世纪中医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新时代的大健康社会提供德术双馨的中医专业养生保健高级人才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维联系操作,充分运用课堂讲授、幻灯演示等多种方式与方法,充分调动授课老师的教与听课学员的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意识,以德树人,德术并重,全面提升

课堂讲授

①对应该“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中医养生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

②对应该“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掌握基本知识点

③对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按照学科的要求,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

成绩评定方法: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主要教学改革:中医养生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各项大健康政策的不断推出,养生行业行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前景,养生行业必将迎来美好的春天,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把提升学员动手能力作为主要教学改革规划,培养合格养生人才。特别是在海南推进大健康和自由贸易港的强劲东风激励下,更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为海南、为全国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合格人才。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学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

3、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中医养生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二)知识结构要求

1、熟悉中医养生学的概述。

2、掌握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推拿养生、药物养生及中药浴养生的养生特点及方法。

3、掌握因人养生的体质特点及不同体质养生方法。

4、掌握贵重药材的功效、适应症及使用方法,熟悉其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

5、掌握中医常用诊疗技术和方法。

6、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养生特点及方法。

(三)能力结构要求

中医养生学探讨人类养生从其自身特点结合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多方面探讨养生知识,特别是结合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养生观点,熟练掌握各种各样中医养生方法,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实践,提高研究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的能力,熟练指导居民进行养生和保健身体的技能。

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养生、中医养生及中医养生学概念。

2.熟悉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点。

3.了解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教学内容】

1.养生及中医养生学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3.《中医养生学》研究的范围及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养生概念

难点: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一章 中医养生的学术观点与基本理念

中医养生的学术观点

【目的要求】

1.熟悉中医对生命、寿夭、防治观点的认识。

【教学内容】

1.生命观

2.寿夭观

3.防治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治未病”的特点和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中医养生基本理念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主要的养生理念。

【教学内容】

1.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2.注重整体,综合调养。

3.正气为本,和谐均衡。

4.预防为主,审因施养。

5.动静适度,持之以恒。

【重点与难点】

重点:注重整体,综合调养

难点:动静适度,持之以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 因人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因人养生概念,不同体质养生的不同原则和方法。

2.熟悉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方法。

3.了解体质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1.年龄养生

2.体质养生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体质养生的不同原则和方法

难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 调神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调神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熟悉调神养生的基本原理。

3.了解调神养生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

1.调神养生的概述和基本原理

2.调神养生的意义和作用

3.调神养生的基本原则

4.调神养生的主要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调神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调神养生的原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章 饮食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主要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2.熟悉饮食养生的作用和原则。

3.了解主要食物的主治和现代研究。

【教学内容】

1.食养的作用

2.食养的原则

3.常用食物的性能和功效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食物的功效。

难点:常用食物的性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章 环境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居住环境的养护要点。

2.熟悉不同气候、地理、空气环境对人的影响。

3.了解不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教学内容】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 .居住环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居住环境的养护要点

难点:住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 娱乐养生

【目的要求】

1.熟悉音乐、弈棋、书法、绘画、旅游等养生方法。

2.了解娱乐养生的历史。

【教学内容】

1.娱乐养生渊源

2.音乐、弈棋、书法、绘画、旅游、跳舞等养生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音乐、旅游、跳舞养生

难点:弈棋、书法养生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章 药浴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浴养生的特点和药浴养生的常用方药。

2.熟悉中药浴养生的主要功用。

3.了解药浴养生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中药浴养生的特点和主要功用。

2.药浴养生的常用方药。

3.药浴养生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药浴养生的常用方药

难点:药浴养生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 运动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养生法的概念。

2.熟悉运动养生的基本原理。

3. 掌握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

3.掌握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动作要领。

【教学内容】

1、运动养生法的概述和基本原理

2、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

3、八段锦的动作要领

4、五禽戏的动作要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运动养生与现代运动的区别

难点: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动作要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章  针灸推拿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推拿养生法的概念。

2.熟悉针、灸、推拿养生的基本原理。

3. 掌握针、灸、推拿养生的基本原则

3.掌握常见的针刺、灸法、推拿的养生方法操作。

【教学内容】

1、针、灸、推拿养生法的概述和基本原理。

2、针、灸、推拿养生的基本原则。

3、常见养生穴位的针刺要领。

4、常用养生灸法的操作要领。

5、常用养生推拿的操作要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针、灸、推拿养生的特点与其适应体质

难点:养生针刺、艾灸、推拿的操作要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章 药物养生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养生的原则、常用延寿类中药、方剂的效能。

2.熟悉药物养生的机理。

3.了解药物养生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物养生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2.药物养生的机理

3.药物养生的原则

4.常用延寿类中药的性味与效能

5.常用延寿类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延寿类中药、方剂的效能

难点:药物养生的机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各环节的学时分配。

本大纲供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使用。中医养生学总课时42学时,均为课堂讲授。

中医养生学理论教学时数安排

内容

理论

见习

其中PBL/CBL

指导性自学

其它

合计

    

3

    

      

    

 

3

第一章中医养生的学术观点、养生理念

3

 

 

 

 

3

第二章 因人养生

6

 

 

 

 

6

第三章 调神养生

3

 

 

 

 

3

第四章 饮食养生

6

 

 

 

 

6

第五章 环境养生

3

 

 

 

 

3

第六章 娱乐养生

6

 

 

 

 

6

第七章中药浴养生

3

 

 

 

 

3

第八章 运动养生

3

 

 

 

 

3

第九章针灸养生推拿养生

3

 

 

 

 

3

第十一章 药物养生

3

 

 

 

 

3

合计

42

 

 

 

 

42

 

五、考核方式

1.结业考试:卷面

2. 平时考核:作业、读书心得。

3. 期末考试占80%,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共占20%。

六、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中医养生学》(高校试用教材),马烈光蒋力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

2.参考书:

[1]《中医养生学》(第一版),杨世忠刘焕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中医养生学》(第一版),王玉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中医体质学,王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七、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39健康网http://care.39.net/ys/

2.中华中医网http://www.zhzyw.org/zybj/zyys/

 

八、责任人:

主要责任人: 郭教礼

审阅人:谢毅强、冯志成、

 

 ( 202201月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