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登上了王座。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在人类的解放问题上,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去实现,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样就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项任务,即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写作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亡命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写成的批判L.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1847年的笔记时发现了这份提纲,当时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说,这是马克思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并高度评价了这篇不足1500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为《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提纲》的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马克思在文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费尔巴哈和其他旧唯物主义一样,虽然主张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的思维可以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实践观点,因此始终没有正确地说明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既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又是人们改造的对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正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们的认识和理论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是否为真理。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纯粹是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三,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提纲》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文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地考察人的方法,主张把人放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认识,指出所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四,揭露旧唯物主义不彻底性并最终导致唯心史观的根源。在《提纲》中,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在人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等重大的历史观问题上不彻底性的分析,深刻地说明,导致旧唯物主义不彻底性,并最终导致唯心史观的根源,就是它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五,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地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特别是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作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发表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从《提纲》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提纲》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整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石,《提纲》正确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马克思1844年——1847年旅居巴黎和布鲁塞尔,期间以《关于费尔巴哈》为题将提纲写在笔记本上。因为不是为了发表,所以写得比较简单、概括。《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把它稍加整理和修改,作为该书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
1、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需要无产阶级自己的世界观来指导革命斗争。尽管当时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成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但是,它依然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于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出了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创建无产阶级哲学。
2、社会发展的要求19世纪40年代以前,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绝对统治地位。19世纪40年代以后,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反对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但它的唯物主义却是形而上学的,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哲学的任务——如何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建立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提纲》着重指明了实践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全面地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缺陷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次把实践作为认识论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表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要点。
第一部分是1—2条,这是总论,是全篇的纲。马克思从总的方面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以后各条的内容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部分是3—9条,是第1、2条的展开和具体化。在这一部分,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
第三部分是10——11条,是提纲的结论。揭露了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从哪些方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又是如何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真理标准的?
第1、2条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基本原理。这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开始把实践的观点纳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从而为建立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奠定了一个牢固的基础。
第1条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对象,不当作实践改造的对象,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这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也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旧唯物主义是直观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虽然也讲实践观点,但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认为理论活动才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实践则是“犹太人营商牟利的活动”。
第2条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指出实践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人们的思维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把主、客观统一起来,确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费尔巴哈承认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但是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上,却陷入了混乱。有时,把感性直观作为真理标准;有时,又把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真理的标准。显然,费尔巴哈提出的真理标准都是属于主体范围之内的。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并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这是关于认识论的一次伟大革命,是哲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突破。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根本无所谓“彼岸世界”。他在这里借用“思维的此岸性”概念,只是为了强调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证明认识的真理性,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借此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3—9条揭露旧唯物论的唯心史观及其根源,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勾画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纲要。
2、分析旧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其“环境”指什么?由什么决定的?马克思在批判的过程中是如何阐述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的?
第3条批判“环境决定论”,阐明实践对环境和教育的改造作用。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并由此导致唯心史观。“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指旧唯物主义,主要指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的理论。他们认为 “人是环境的产物”。费尔巴哈也是这样的观点。这种观点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具有合理性。
他们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而这些上层建筑又是由个别天才或统治者的理性支配的。这些天才或统治者是天生的教育家,广大群众则是天生的被教育者。在此,一方面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又说环境是由人的理性决定的,即环境又是人的产物,从而陷入了逻辑上的循环。即环境决定人,意见支配世界,走到了天才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中去了。和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所说的“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人一生下来,就要碰到这些物质关系,它是一种既定的关系,是客观的,是以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但是,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者。马克思批判的不是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本身,而是片面机械地理解这种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改造作用。实践活动使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人们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自身,实践是改变环境和改变人的共同基础。
第4条 分析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揭露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从中引出在实践中改造世俗社会的革命结论。(1)指出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出发点及其局限性: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揭露和批判,是他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此,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的出发点和他所作的结论都是正确的。(2)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现实的世俗世界之所以被分裂为两个,宗教之所以能够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是因为世俗的现实世界本身的自我分裂,自我矛盾造成的。宗教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有自然的根源,而且有社会的、阶级的根源。(3)要消灭宗教,必须通过实践对“世俗家庭” 进行革命的改造: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者都把宗教的根源归结为人的认识,故都认为消灭宗教的办法是普及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宗教 的唯一途径是要改造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结论应当从人类社会自身的阶级矛盾去理解宗教,从理论上批判和揭露社会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阶级及其剥削制度。然后,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人类社会,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灭宗教。
第5条 指出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了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费尔巴哈对感性和理性以及两者关系的认识,虽然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但却又是直观的。费尔巴哈诉说的感性认识只是照镜子式地、消极被动地反映自然,而不是能动地反映自然。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不懂得理性认识的科学抽象性,可以使人类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费尔巴哈的理性直观,没有把认识与社会实践、与改造现实联系起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费尔巴哈不是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结论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所以,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环境和人的关系,更不能揭示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
4、 马克思是如何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阐述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
6—7条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述关于人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6条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阐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即从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是人,是人的这种类,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些东西是人生来就有的,默默无声地潜藏在人身上的,由许多个人以纯粹自然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 “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用人来说明神,揭露了宗教的虚幻的本质。这对宗教神学的统治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当时反封建的斗争和解放人们的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
费尔巴哈的两个错误:1、离开历史进程,离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考察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2、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本质。费尔巴哈将抽象掉了社会性、客观物质属性的所谓人的本质作为他的宗教观和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由于他把抽象的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所以他的宗教观、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在此,费尔巴哈对人和人的本质的理解,只是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能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这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局限性。马克思在回答人的本质问题时,不否认人是自然存在物这个事实。他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是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人与其他自然的关系。但是,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仅看到人的自然存在和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研究人的本质,要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因为,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发生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决定其他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同时,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从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第7条是第6条的具体化,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对“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第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我们知道,科学早已经证明,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是什么东西使人和猿区别开来的呢?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气候变冷,森林大大减少,这就使类人猿不能象以前那样靠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和条件生活了。地理环境的变化迫使类人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显然不是人的本质。类人猿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界不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战胜自然界,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这种结成一定关系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就是劳动。由此可知,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人,人才和猿区别开来。劳动是人的活动,劳动把人和猿区别开来,但不是人的本质。决定劳动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也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结成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就怎样劳动创造,人们也就怎样存在和发展。我们还知道,人和动物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目的意识性。人的目的意识性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那么,人的目的意识性也就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现代人和未来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说,不仅劳动创造性,而且目的意识性,都是由于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具有的。由此可知,人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人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5、 马克思是如何揭示社会意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第8—9条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揭示了社会意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进一步批判了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8条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并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马克思发现了社会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意义,从而创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意识最终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精神再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第9条进一步批判了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直观唯物主义,把感性看作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消极反映,而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直观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脱离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人的本质,看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因此,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说明社会的本质,也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并认为这种活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8条。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人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0—11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对立的社会基础、阶级根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对新旧唯物主义原则区别的阶级基础进行了归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以及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
第10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市民”,特指资产阶级, “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强调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它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和社会化了的人类。” 意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人类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彻底消灭了所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在此,强调了“人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不同:前者,人的关系和本质扬弃了私有财产,是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而后者,人的关系和本质是建立在私有财产条件上的,是私有制社会。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为劳动者指引求得解放的道路,使人成为真正社会的人,这就是新唯物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第11条《提纲》的结论: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84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马克思于l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研究这本书时,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题写了笔记。这原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发表出来。为了使读者对马克思的这个不是为出版而写的文件更容易理解,恩格斯曾做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19世纪上半叶,在英、法等欧洲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高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二次武装起义;1838~18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发展成为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爆发了武装起义。这些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时的工人运动仍然带有自发性质,它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当时在工人运动内部还流传着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这就严重阻碍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在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从l844年9月到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纲》作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渡,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国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著名论文。在这两篇著作中,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1844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写成了《神圣家族》一书,严厉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鼓吹天才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就在《神圣家族》一书完稿之后不久,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光辉哲学文献,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基础,把革命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提纲》由十一条组成,按内容可分为总论、分论和结论三部分。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第一条、第二条)。
【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深刻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
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都主张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但是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问题上,二者就有根本区别了。旧唯物论认为,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只是直观的、被动的、消极的,就像照镜子一样;辩证唯物论认为,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革命的、能动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只有纳入实践的范围,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旧唯物论抛弃了革命的实践,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唯心论则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抽象地发展了,把本来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意识无限夸大,使之成为脱离物质条件和实践活动的东西,并把它看成是世界的创造者。唯心论之所以会抽象地发展人们的能动作用,从认识论上来讲,是他们同旧唯物论一样,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们只把人的能动性看成是意识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看作实践活动,也不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受实践的检验,离开了实践就谈不上能动性。
费尔巴哈并不否认实践这个概念,但他所说的实践与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有本质区别的。他把实践看作是吃吃喝喝、人与人之间琐碎的交往、小商人经商谋利之类的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里说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就是指革命的实践活动。由于费尔巴哈脱离阶级斗争的实践,他片面地强调“理论的批判”,拒绝“实践的批判”,根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哲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唯心主义哲学家不是把真理说成是主观的,就是根本否认客观真理。费尔巴哈承认客观真理,但是他有时把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有时则把多数人的意见当做判断真理的标准。费尔巴哈兜来兜去没有超出思想的范围。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思想的范围内是不能解决的,不论是个人直观还是多数人的直观都不能解决。马克思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既然认识来源于实践,那么要证明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证明。人们应该自觉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所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里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一个哲学术语。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现象”,这就是康德所谓的“思维的此岸性”。至于“自在之物”自身,则是人的思维所达不到的,是“彼岸的”。人的思维只能停留在“现象”的此岸,而不能达到彼岸,也就是说,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是辩证唯物论的可知论者,在马克思看来,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认识的彼岸世界。他在这里借用“思维的此岸性”一词,是与“思维的真理性”、“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人的这种认识是符合客观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因而都应该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批判了费尔巴哈历史唯心论一系列具体观点,从而奠定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础(第三条至第九条)。
【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解决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第一,旧唯物论认为,人在客观环境面前是完全被动的,环境能作用于人,而人不能反作用于环境。马克思指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它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这一事实。
第二,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看成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懂得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得出唯心的结论。他们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生的教育者,是“天才人物”;另一部分是天生的受教育者,是人民群众。这是典型的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人是由教育决定的,而教育者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
第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的结论。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人们在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环境”,而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改造了人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同时又根据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致的过程,而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取得的成绩和局限性,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第一,马克思科学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正确方面: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从而否定了上帝和宗教世界的存在,这是费尔巴哈的一大功绩。
第二,费尔巴哈在揭露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以后,就以为批判宗教的任务完成了。但他并没有真正把宗教批倒,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工作只做了个开头,“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所谓“主要的事”,就是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人的世界“异化”为神的世界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第三,马克思指出了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实践改造阶级社会。马克思指出: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产生是由于社会分裂为阶级的缘故,为了消灭宗教,首先应当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等。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要进一步分析和认识这些矛盾,然后再用革命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即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
【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缺点是不懂得革命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这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形成。“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心灵的关系,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任何人生来具有的,正是人的本质。因此,在他看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不能消灭宗教,而应完善宗教,要把人爱上帝的宗教改变为人爱人的宗教。这样,他既抹煞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又抹煞了人的阶级性,这是一种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论。费尔巴哈所指的人并不是现实社会里的现实人,而是抽象的人,因此,费尔巴哈并不了解人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所以他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不得不采取了以下两种错误的做法:(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就是说,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孤立地、抽象地观察人的感情,把人的感情说成是一种宗教感情,说成是人生来具有的友谊与爱情。为了说明人的这种本质,就假想出一个代表整个人类的“人类个体”。这个人不属于任何社会、任何阶级,这个人是只有“理智、意志、感情”等抽象的理性和肉体。显然,这种抽象的“人类个体”是根本不存在的。(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是从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在自然属性方面的某些共同的属性,即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生物学中的“类”。那么,人人都具有的某些共同属性又是什么呢?在他看来,这就是“理智、意志和心(即感情)”三个东西。他认为“理智、意志和心”是不受任何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的,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是内在的、无声的。费尔巴哈讲的“理智、意志和心”都是人们在自然方面的共同特点,正是由于这些“普遍性”的东西,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不是社会的人,阶级的人,而是自然的人,人的本质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人的某种共同的自然属性。
【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马克思继续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性论”,进一步揭示人的社会性。“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由于费尔巴哈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阶级性,孤立地、抽象地考察人,因而他完全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理解人的所谓“宗教感情”。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说的那种离开一定社会的、孤立的、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总是具体的、现实的,属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人。因此,不论费尔巴哈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所标榜作为人类标本的个人,也同样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所谓“一定的社会形式”,就是指一定的生产方式和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上层建筑。
【八、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阐明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是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人们的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终止了,社会生活就会立即崩溃、瓦解和毁灭。社会实践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理论认识的根源。
【九、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者由于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在社会观上带有极大的局限性,“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而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他们不是把感性活动理解为人们的实践,不理解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而是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看作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消极的反映,因而,马克思称他们为直观的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既然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当然就不能正确把握社会的本质,不懂得社会经济关系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决定作用,因此,他们最多只能对“市民社会”中的人作为孤立的、抽象的个人来观察,完全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并把整个社会看作是许多孤立的、个人的机械的总和。这种唯物主义当然至多也只能说明个人的动机、意识,而不能揭示产生这种动机、意识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只能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堆积,而不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看到个别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而看不到阶级、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因此,旧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中都背叛了唯物主义,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对当时社会的理解不是着眼于个别人物的活动,而是着眼于每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关系。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马克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也是马克思把实践应用于社会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第十条、第十一条)。
【十、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说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产阶级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立脚点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这里,“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所以才是真正的全人类社会。
【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提纲》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其基本内容是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了解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新旧唯物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新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的伟大变革,这一伟大变革的实质就是要把改造世界作为哲学的根本宗旨。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实践思想是《提纲》的灵魂,它像一根主线,贯穿于《提纲》的每一条之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要改造世界。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同以前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第一,《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是一篇对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第二,《提纲》中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原理,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要求我们必须能动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思考和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第三,《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第四,《提纲》中提出的哲学立足点的原理,要求哲学必须关注现实,深入研究问题和指导解决问题。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第五,《提纲》对于树立唯物史观,批判唯心史观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