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一、走进马克思的科学实验室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手稿是在1857—1858年期间写成的,人们通常称之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它有什么特点呢?它首先展现了马克思理论制定过程的特点,即他的理论是通过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论战得出的。其次,他的理论是用辩证法为工具的,这种辩证法是马克思通过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果——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的。再次,是唯物史观,即以实践为标准来反驳那些纯粹的理论推理和空谈。这些特点在马克思的手稿里表现得非常清楚。
马克思从40年代开始研究经济学,做了大量的笔记。《伦敦笔记》写于1851—1853年期间。在这之后,马克思把这些笔记消化了几年,重新加工整理。1854年写了《完成的货币体系》等笔记。当时正发生经济危机,马克思还写了3本危机笔记。这几年马克思身体非常不好。到了1857年,马克思一看经济危机又开始了,就赶紧把成果写出来,他怕“洪水”到来之前来不及把研究结果写出来,革命来了研究的东西再没有机会付诸文字。《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这时写出来的,它距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已经过去15年了。这部手稿被认为是从1857年7月到1858年5月写成的。但据现在的考证,还有一种可能,是从1857年1月开始写的。为什么呢?《大纲》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明日期,但从里面可以找到一些日期,一处是1857年7月,另一处是1857年8月,马克思在1857年1月的信中就提到了达里蒙,而且这部分引用了1857年1月、2月的材料,所以有人说,他有可能1857年1月就开始写了。究竟是哪一年写的,现在一般说是1857年7月到1858年5月,因为1858年5月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提到他写的手稿很乱,但整个“轮廓”( Grundrisse,即“大纲”)已经有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广义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包括《巴师夏和凯里》、《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手稿)》、《金称量机》、《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还有人把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手稿算在内。狭义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政治经济批判( 1857—1858年手稿)》,加上《导言》和《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人们通常所说的《大纲》一般是指狭义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大纲》包括8个笔记本,笔记本M和1—7笔记本。笔记本M是《导言》,主要交代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方法、结构等等,直到最后一段讲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用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做例子论述文学艺术的独特规律等等,是很有名的;还介绍了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6册结构计划,关于这个“六册计划”的来龙去脉我写了文章做过专门介绍,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手稿第1—7笔记本写的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包括《货币章》和《资本章》。马克思自己加的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了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其他手稿相区别,人们又加了一个圆括号,标明写作年代,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手稿)》。手稿一开头写的是《二、货币章》。为什么是“二”呢?因为在手稿写作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第一章应该论述价值,资本主义财富的第一个形式应当是商品。所以他写完《资本章》后就写了《一、价值》这一章的开头。《价值章》也就是未来的《商品章》,他写了个“一”,然后回过来把原来的《货币章》加了个“二”字,所以现在《大纲》一开头就是《二、货币章》。这表明这时马克思形成了三层次的结构:第一章论述商品,第二章论述货币,第三章论述资本。在《大纲》中,首先是《货币章》取得了非常大的理论成果,关键是“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制定,这在整个经济思想史上是具有突破性的、革命性的成就。在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中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所以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古典经济学主张劳动价值论,但是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如果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是等价的,那么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二是既然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周转速度又不一样,等量资本怎么能得到大体相等的利润呢?古典经济学回答不上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它的垮台。马克思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在《大纲》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实现革命变革的过程。这是从“劳动二重性”理论开始的。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马克思总是在跟别人论战中创造自己的理论的,他这次论战的对象是蒲鲁东主义者阿·达里蒙。达里蒙写了《论银行改革》一书,他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货币居于特殊地位,如果实行货币和银行改革,经济危机就能得到克服。他提议发行劳动货币,就是“小时券”,印上几小时,然后到市场上像货币一样购买商品,这个商品花费了8小时的人类劳动,我给你一张8小时的券,这样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必然的矛盾发展的产物,劳动货币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说明达里蒙既不懂得经济危机的根源,更不知道货币的本质。马克思反驳了劳动货币主张,指出:首先,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以后,商品价值就降低了。原来生产这件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小时,后来只需4小时,再后来就是3小时,小时券会不断贬值,因此是行不通的。其次,小时券到底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价格呢?货币是商品的价格,价格跟价值是不相等的,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小时券表面上好像是价格,但你让它等同于价值,这就制造了混乱。这个商品花费了5小时的人类劳动,给它5小时的券,这当然是它的价值,但你又当价格来花,这样的话价值就完全等同于价格了,这恰恰是不行的。因为在商品经济中,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固化的劳动时间,价格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供大于求时,价格就降低,低于价值,生产就受到抑制;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就促进了生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小时券实现不了这种调节。马克思说小时券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是可行的,因为生产什么都有计划,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都是社会需要的,所以那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需要货币。
在《资本论》中,在论述商品时,马克思一上来就讲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讲劳动二重性的根源是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但在本手稿中,马克思先反复揭示货币的本质,在揭示货币本质时,他的思路是这样的:产品变成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的独立化成为货币。
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家研究过商品的价值,但他们只注意价值量,却忽视了研究价值的质。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阐明了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存在于交换关系中。价值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是商品交换的可能性,所以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关系,产品把自己看作是一定量的一般劳动即社会劳动的实现,每个商品在充当货币的时候就把它的价值表现出来了,每个商品都有价值的特点。商品为什么必须采取价值这种在别的社会当中没有的形式,这跟商品社会的特点有关,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的广泛分工造成的。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成了孤立的、彼此毫不相干的生产者,但他生产的东西又是社会性的,是为社会生产的,社会承认不承认这一点呢?这要通过商品交换来确定。交换成功就表明社会承认了,你的产品是社会需要的,交换不成功就等于白劳动了。在这样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商品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结果就造成了商品拜物教。
凡是在资产阶级眼中表现为物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出隐藏在这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只有通过交换价值,他自己的活动或产品才成为他的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本身孤立化的、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这样,马克思阐明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在揭示商品的价值的规定性之后,就把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结合起来考察,从而阐明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这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做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把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他指出,商品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它本身是自然产物,也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商品具有二重性。他说:“一方面商品作为一定的产品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地包含着……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货币)存在,而这个交换价值又抛弃了同产品自然形式的一切联系,——这种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发展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成对立和矛盾。”商品二重性注定商品要发生矛盾,商品正是作为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和作为社会属性的价值两方面的矛盾统一。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必然给商品交换造成极大的障碍,商品内部的一般性(即价值)和商品的特殊性(即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公开化,使统一的商品分裂为商品和货币。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货币出现以后,矛盾更尖锐化了,因为人们交换别的商品不成功才在手中持有货币,而货币不一定马上就能购买到别的商品。货币的性质就是通过使交换价值的矛盾普遍化来解决矛盾,越解决矛盾越深。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的分析,充分证明了达里蒙提出的用“劳动货币”代替贵金属货币的办法根本不能消除商品流通中固有的困难,只要使人们的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的那些经济条件存在,这些经济条件所造成的矛盾就不会消失。马克思告诫人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才不至于给自己提出无法解决的任务,才能认识到我们无法用货币改革和流通改革来改变生产关系以及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阐明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之后,接着进一步阐明了与这种二重性相适应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矛盾,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当时还没有把“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相对立,而是使用“抽象劳动”和“特殊劳动”这样的说法。他说,“劳动作为同表现为资本的货币相对立的使用价值,不是这种或那种劳动,而是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同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决不相干……当然,对于构成一定资本的特殊实体来说,必须有作为特殊劳动的劳动与之相适应。”抽象劳动是一般劳动、社会劳动,它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一种历史的抽象,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个特有的概念。这就是说,抽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到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商品有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特殊劳动创造的结果。商品除了使用价值,还有价值,这是商品特有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在商品生产社会中,劳动是特殊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这就是劳动二重性。要读手稿的话,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不断重复论述这一过程,他的思路是从商品二重性推导出劳动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区分资产阶级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水岭。马克思本人极端重视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认为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他在1868年1月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说:“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本身。就必然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对问题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马克思把商品社会和未来社会加以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和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总根源。他指出,如果生产是公有的,个人的生产一开始就直接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的生产不是直接的社会的生产,不是本身实行分工的联合体的产物。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但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内部的这种劳动的社会性和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产生出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它们同时又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
在手稿的《资本章》中,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研究剩余价值是怎么生产的。如何在价值规律基础上阐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这导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破产。
马克思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他把资本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流通领域,商品在流通领域是等价交换,工人在流通领域跟资本进行的交换也是等价交换,资本家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各种商品,其中包括一种特殊的商品,那就是工人的劳动力。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工人丧失了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卖。在市场上,工人跟资本家是等价交换,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等于工人的衣食住行和他延续后代所需要的价值。因此,在流通领域,资本跟工人的交换是平等的。但是,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以后进入了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是剥削劳动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生产出比自身更高的价值。这第二个过程是不平等的,因此,资本家跟工人的交换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是对工人的剥削。
这就解决了剩余价值产生的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社会比以前的社会进步,因为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制社会,存在的都是人身依附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
货币是平等、自由的制度的体现,但进一步发展却是不平等、不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自由恰恰到后来变成不平等、不自由。而这个不平等、不自由恰恰是资本主义平等、自由的实现,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流通领域中,资本和劳动等价交换,这时候交换的劳动不是活动形式的劳动,而是劳动的可能性,马克思后来称之为“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劳动产生价值,价值跟劳动等价交换,结果说不清楚剩余价值从何而来。马克思对劳动和劳动力作出了科学的区分,指出工人在市场上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的可能性。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物化劳动,劳动能力这种商品的价值也是物化在它身上的劳动,也就是物化在工人的衣食住行和延续后代所需的全部价值中的劳动。马克思说:“工人出卖的只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这种劳动能力只有在资本的推动下,提供给它生产资料,才能变成工人的生产活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能力,这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是由于对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说明,经济学才得以从古典经济学走入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从而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给资本下了一个定义。我们知道,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在内,几乎都把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在本手稿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的商品和货币流通,把资本定义为“在流通中并通过流通保存自己,并且使自己永存的交换价值”。因此,资本是在流通中通过流通保存自己并通过劳动使自己增殖的一种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给资本下的定义则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流通中完成交换后,必须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被剥削的真相才揭示出来。马克思提出,交换的第二阶段只是由于滥用字眼,才能被称为某种交换,这个过程是直接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它本质上是另一个过程,就是剥削过程。这种剥削是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表面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不平等的。
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交换的这第二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提出:“工人要向资本家提供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工人要向他人提供的使用价值,并不是物化在产品中的,它根本不存在于工人之外,因此不是现实地存在,而只是在可能性上,作为工人的能力存在。这种使用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要求下,推动下,才能变成现实……只要这种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它就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这是工人的用于一定目的的、因而是在一定的形式下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本身。”马克思对生产过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产生出新产品。这个过程也有两方面,从劳动过程来看,它是物质生产过程,从形式来看,它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受资本家支配,不但要创造出劳动力的等价,而且要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古典经济学根本说不清这个问题。马克思还指出,剥削有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方式(延长工作日)和相对剩余价值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还没有像《资本论》中那样分为三个阶段。之后,他分析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剥削工人中起的不同作用,区分了不变资本( C)和可变资本( V),而V/C剩余价值率最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这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手稿中,商品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力商品理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等等,都是马克思创造的,这些理论把劳动价值论难题解决了,它解答了在等价交换基础上、劳动价值规律基础上,剥削是如何实现的,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这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创造的,这部手稿可以说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如果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那么实际的革命过程都发生在他的手稿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制定了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下一部手稿即《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解决了平均利润生产价格问题,就是解决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
除了主要理论成果外,《大纲》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例如:第一,关于资本的生产性和资本的局限性的问题;关于大机器生产以及科学运用于生产的问题;关于共产主义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问题,等等。
资本的生产性和局限性。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资本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作了很好的论述。他指出,资本为追求剩余价值,结果大大促进了生产,因此资本有传播文明的很大作用。“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价值,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资本的使命就是创造非常丰富的财富,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丰富的财富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资本作为孜孜不倦追求财富的一般形式欲望,驱使劳动超越自己资源需要的界限,来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而这个要素,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消费上都是全面的,因而个人的劳动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在这种发展状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需要,由此可见,资本是生产的,也就是说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关系。资本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当资本本身成了这种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时,资本本身就完成了使命。
资本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奢侈品在古代所起的作用和在现代所起的作用不同,这以后再谈。)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这同样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一个条件”。资本生产就这样促使人们去普遍探索地球。
资本具有伟大的文明的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又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但是资本是有局限性的,资本不是发展生产力的绝对形式,它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交换价值的局限。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限制。资本家尽量扩大生产,但又想尽办法限制和压缩工人的工资,使得工人消费只限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所必须的范围。这样的话,就限制了工人消费,限制了工人的交换能力。因此,它一方面要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又限制消费。这就给自己造成了局限。
第二,剩余价值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在资本主义下,所有的生产力发展,必须为剩余价值服务,没有剩余价值的东西就不允许生产,这当然是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资本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创造出新的生产部门,到处去创造,发展自然科学,培养科学人才,这些发展都服从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只要是没有剩余价值,它就不再努力了,把所有生产都纳入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轨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创造越多,所占比重越大,工人阶级受剥削越厉害,工人消费的部分就越少,跟第一个矛盾一样。工人被游离出来,失业,消费市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资本生产不能无限制地扩大。
第三,货币是生产的界限。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要求扩大流通,马克思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特别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些贸易做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富国不断地剥削穷国,结果穷国越来越没有钱购买富国的东西,富国把钱借给穷国,让穷国再买它的东西,穷国越来越穷,越来越没有购买能力。
第四,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限制。在资本主义下,一定的产品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能被消费,才是需要的对象,生产多少不在于生产者想生产多少,而在于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交换价值。当人们不再需要某种使用价值时,它就不再是流通对象了。每个资本家都想扩大生产,但是他没法估计市场的需求,因此会出现经济危机。
从这几个方面看,资本有伟大的生产性,有使社会前进的巨大的推动力,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长期无限制地发展,资本到一定程度就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是资本的生产性和资本的局限性。
大机器生产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在本手稿的固定资本部分讲了机器生产的问题,而不是像《资本论》中那样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讲机器大生产问题。马克思在本手稿中认为机器出现以后,造成了生产中的极大变化,科学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他讲了机器生产的很多特点。这些特点的论述在《资本论》和其他手稿中都没有这么丰富。
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这个说法对机器生产的评价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高。
在固定资本中,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这个社会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即协作。马克思提到,生产过程最初是人的头脑和手结合在一起的,在小生产当中是师傅带徒弟,生产中只有狭义的经验的积累。生产中的“诀窍”有时候能生产出非常精致的东西。但是它与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没法比。头脑和手相结合变成了科学跟劳动相结合,这就对社会生产发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机器大生产中,人在生产中的技巧转移到机器上去。在资本主义大生产中,有一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的力量。当然资本要为科学家、学者支付一定的培养费。但是,科学只有通过机器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机器体系和自动化工厂的出现,使科学的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峰,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力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都体现在固定资本的属性中。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例如,农业将不过成为一种物质变换的科学的应用,这种物质变换能加以最有利的调节以造福于整个社会体。”当大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的位置也变了,“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关于机器体系所说的这些情况,同样适用于人们活动的结合和人们交往的发展。)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中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论述到,由于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关于社会发展和共产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社会发展阶段,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很多论述,这些非常丰富的思想也是这部手稿很重要的一个贡献。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社会分成四种形态,后来我们一般讲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本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分析,把人们的联系分成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个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了条件。”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谈了许多见解。例如,关于节约时间的问题:“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像在单个人的场合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正像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一样,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还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伟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说,节约时间等于把人作为一个完美的人生产出来。“自由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训练,而对于头脑里具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有物质创造力的和对象化中的科学。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只要劳动像在农业中那样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锻炼。”
共产主义社会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反复提到人是主要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最高发展和社会个人的最丰富的发展是一致的。科学只不过是生产力发展及财富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表现为生产的丰富的宏大基石的就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等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性得到了自由发展,这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缩减必要劳动,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将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劳动还有一些特点,它具有主体性,人作为一个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量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种主体性表明,人在劳动过程中属于支配者、调节者、监督者,它不再从属于劳动,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代替人从事的劳动。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人,而是生产过程的监督者。那时,工人就不再是旧式分工所形成的那种片面发展的人,而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承担一个社会局部职能,因而形成局部的个人,而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马克思也提到,共产主义劳动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极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马克思在别处没有讲这么多有启发性的东西。
手稿的另外一大成果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各种形态的论述,这很有价值。在论述原始积累的部分,马克思谈到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讲了几种所有制:原始共同体的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所有制、古希腊罗马的生产方式、日耳曼的生产方式、斯拉夫的生产方式,等等。这是马克思继《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进一步论述各种社会形式。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在50年代初介绍到我国以后,在研究历史的人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争论的关键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究竟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讨论的意见很多。还有,马克思论述的斯拉夫方式,论述俄国的农村公社有可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等等,都跟本手稿的这部分有关。总之,本手稿中《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这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学价值。(注释略)(本文是张钟朴先生在中央编译局所作的“《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第二讲,由黄晓武记录整理,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