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工动态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他山之石 >> 正文

核电与核应急知识之十六:哪些放射性物质被泄漏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09-30   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新闻背景: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尽管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有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等保护,但由于冷却系统失灵,过热的燃料棒可能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熔毁,核电站周围已检测到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

解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公布的资料,对一个受损的核电站来说,会释放两类放射性物质,一类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类则要危险得多。

对人类危害较小的一类放射性物质是氮-16和氚等。一般核电站都会产生这些物质,它们在经过衰变达到允许标准后将由高空烟囱排到大气中。当然,人们无须为此担忧,因为氮-16会快速衰变,时间仅数秒,最终变为氮这种空气中最常见的惰性气体;而氚这种氢同位素无法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也无法穿透人体,只有大量吸入才对人体有害。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碘-131和铯-137,它们是随着反应堆释放的蒸汽泄漏出来的。

碘-131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它将通过受污染食品,特别是受污染奶制品,进入人体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日本政府将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防止碘-131可能造成的危害。

铯-137会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增加患癌几率。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不太容易消除。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发生事故,核电站周围地区的土壤中至今依然存在这种放射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