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伊始,海南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蔓延迅速。省委书记沈晓明指示要以战时状态、决战姿态,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大仗。
关键时刻,作为自贸港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海医责无旁贷,海医人听令而战,同心抗疫。
靠前指挥,一竿子插到底
8月2日,校长赵建农作为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长火速赶往三亚指导疫情防控救治和方舱医院建设工作。
赵建农深夜指导一线疫情救治工作
8月7日上午,党委书记杨俊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杨俊强调,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决策要求和省教育厅的部署,清醒认识此次疫情的严峻形势,做好打硬仗打大仗的充分准备,全校要以战时状态和底线思维充分应对,无条件服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
党委书记杨俊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
会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战时状态”号召,立即结束暑假休假,火速投身到抗疫工作当中。学校领导坚持在校在岗,靠前指挥,一竿子插到底,统筹指挥全校疫情防控和支援地方抗击疫情。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按照战时状态要求无条件返回海口。党办、校办、人事处、学工处、后勤国资处和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工作岗位,部署安排抗疫工作;职能部门人员也确保随叫随到,随时等待战“疫”召唤;二级学院领导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其后,学校领导亲自部署准备防疫物资,一批批送师生志愿者前往疫区开展防控支援。
学校领导靠前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穿上这身白衣,你很难不想去战斗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我校各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各附属医院多次分批派出医务人员,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第一附属医院于8月2日第一时间派出196名医务人员支援三亚核酸采样工作;8月8日派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64人、7台各型车辆出征三亚,随后安排100人连夜驰骋支援方舱医院建设,参与一线抗疫工作,主持三家酒店式方舱医院开舱;同时承担海口市部分核酸采样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两百多万人次核酸采样工作。
一附院医护人员在海口核酸采集
第二附属医院派出203名医务人员及院感专家义无反顾奔赴三亚,6500多人次支援海口全员核酸采样,7人专家组驰援儋州指导方舱医院建设,承担海口方舱医院建设工作,已派出第一批63名医务人员参与方舱一线抗疫工作,海医二院医学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研究所等部门连续派出258人次检验技术人员,支援美安核酸检测实验室、新海港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
二附院医护人员在海口核酸采集
附属海南医院第一时间迅速组织200余名医护人员,组建支援三亚核酸应急采样队,奔赴疫情“震中”三亚支援抗疫工作。连日来,医院持续派出医护人员增援海口、三亚等地,至今以派出8000余人次奔赴一线支援抗疫。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三亚核酸采集
时值盛夏,烈日当头。医务人员不顾高温炙烤,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三亚天气很热,穿上防护服更闷热了。虽然有些辛苦,但许多人送来的水和热乎乎的包子,让我们很暖心,很感动。”附属海南医院门诊部护士王银月刚结束为期1个月的支援海口美兰机场的“落地检”任务,还没来得及休息,转身便报名加入驰援三亚的队伍。“这没什么,穿上这身白衣,你很难不想去战斗!”
这是坚守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后面站着千千万万前赴后继为疫情防控而不懈奋战的海医医务人员。
走下三尺讲台,秒变“战疫大白”
面对严峻疫情,学校青年教师们也当仁不让、不甘示弱,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省直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支援抗疫的号召,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以副校长马志健为代表的175名教职员工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随时待命,奔赴战“疫”前线。
8月8日中午,以科技处处长贾彬为队长的学校第一批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队一行8人集结出征,驰援三亚。临行前,学校党委书记杨俊到场送行并向志愿服务队授旗,副校长孙晓宁、张彩虹、马志健到场指导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并参加出征仪式。
当晚,学校又选派了包括副校长马志健在内的9位教师奔赴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省内各市县支援抗疫。
第一批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三亚
8月9日,以医学院管理处副处长张秀峰为队长的学校第二批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队一行21人奔赴陵水,与陵水人民一道风雨同担、携手抗疫。当日台风逼近,风急雨骤,也阻挡不了志愿者们战“疫”路上逆行的步伐。
第二批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陵水
8月12日,学校再次集结10名共产党员,以宣传统战部部长雷浩泽为队长组成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驰援三亚。
党员志愿服务队支援三亚
前方的志愿者们已经投入战斗,后方的志愿者们仍在不断集结,待命出征。
选择了公共卫生,就是选择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8月4日,学校党委书记杨俊、校长赵建农指示公共卫生与全健康国际学院要尽快参与到疫情防控中。
公卫学院师生参与流行病学调查现场
“选择了公共卫生,就是选择了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公卫学院院长宁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第一时间带队到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商讨志愿服务工作,带领公卫学院师生将全力支持指挥部工作。他向指挥部分享了公卫学院关于疫情的分析资料,建议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视化展示疫情动态。并派出两名研究生和一名教师支援指挥部工作,于第二天“海南发布”等权威机构平台展示了疫情的可视化结果,为广大民众与个相关部门迅速了解疫情提供了便利。
8月7日,应海口市疾控中心请求,公卫学院派出由刘玉梅、赵婵娟和邱蕾老师与18名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奔赴海口疾控中心,协助开展疫情的流行病学溯源以及信息管理工作。
连日来,公卫学院先后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共150余名师生奔赴海口、万宁、儋州等地协助开展疫情流行病学溯源及信息管理工作。师生们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他们发扬海医人吃苦耐劳精神,从未喊苦喊累,充分展现了海医公卫人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
同“心”抗疫,心理援助在行动战“疫”
不只是有钢铁硬战,还有似水柔情,另一条战线在后方悄然拉开。疫情期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开通“心理援助,共抗疫情”服务热线4001002303,24名心理咨询师组成专业团队,每天8:00-24:00提供免费心理服务,每次30分钟。8月14日,我校与附属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主办了第一期《抗疫“心”防线,减压“心”疏导》线上团体心理辅导,由我校心理学系杨娟教授担任团体主带领者,来自医护、教师和警察等不同职业的人群参加了本次活动。据悉,8月19日、22日,即将分别推出主题为《寻找希望、应对疫情》《同心抗疫、感恩有你》的第二、三期线上团体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线上心理团体辅导也已经在积极筹备当中。同时,杨娟教授还受海口广播电视台FM101.8《童声童行》栏目邀请,就“疫情期间呵护孩子和老人的心理健康”这一主题做连线交流。心理辅导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旨在为疫情中的人们提供了心理援助,用线上守护的方式缓解人们面对疫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给笼罩在疫情阴影下的人们送去缕缕春风。
我校推出“心理援助,共抗疫情”服务热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学生志愿者显担当
8月,尽管是暑假,但疫情就是命令,对于曾经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来说,走上抗疫“战场”是不负青春、践行誓言的一种重要形式。截至目前,我校公共卫生、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专业三百余名学生活跃在全省抗疫前线上,满腔热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协助开展人员排查、宣传引导、核酸检测等各项防疫工作,合力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19临本(7)班黄璐莹和熊佩同学已经在椰海社区喜盈门采样点工作4天了,她们本来暑假留在学校是希望认真学习为考研做准备的,但是疫情来了两个小姑娘一商量主动报名作志愿者,负责信息录入和维护现场秩序。她们说,第一次穿防护服的我满心激动,因为“大白”是神圣的。但是激动过后,她们立马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防护服的闷热感很快使人疲累,汗水很快浸湿全身。作为医学生,他们深知这点困难与一线医护的艰辛是完全不能比较多,因此互相打气,克服困难、坚守岗位。
20级护理专业硕士刘雅萌在海口市北京大厦采样点做核酸采样工作。她是跟随mg4355线路检测官网第一附属医院老师们的脚步,参与到采集核酸的任务中的。她说:穿上防护服,化身成为大白,走向核酸采集点位的时候,我从身边老百姓的目光中看到了温暖与信任。那一刻,我的脚步也更加坚定,而此刻,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边还有很多的老师和同学也同我一样毫不犹豫地奔赴这场抗疫行动中,我们一起披星戴月,并肩战斗。只要疫情还未结束,我们就会一直坚守岗位,相信我们一定可以驱散疫情的阴霾,看见满满灿烂的星光!
我们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在海口市部分核酸检测点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我校外国留学生也正与海口并肩作战、为这座城市的抗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您好,请测体温。”在海口市三青大厦的核酸检测点,来自mg4355线路检测官网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孟凡顶着烈日,为正在排队等待采样的市民测量体温,并不时提醒大家保持安全间隔。正值午后,天气闷热,但孟凡与一同前来的8名不同国籍的外籍留学生一起分工协作,维持秩序、测量体温、发放贴纸。尽管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裳,但是他们却没人丝毫抱怨。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沈佳和尼娜不约而同地表示,作为未来的医生,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海口的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祝福美丽海口早日“清零”。
这些外国留学生正以主人翁精神为第二故乡的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努力,正如留学生沈佳所说:我们是外国人,但我们不是“外人”。
我校留学生参与支援抗疫工作
战“疫”打响,莫问归期。不获胜利,决不收兵!海医人将继续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组成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前赴后继奔赴抗疫一线,像志愿者们承诺的那样,在战“疫”最前线挥洒青春、铸就党魂,直至取得疫情阻击战的最后胜利,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海医人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