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要防止学术造假,应该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健全处理学术投诉的制度。
■打假需要道德、制度“两手抓”
《柳叶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具同行评审性质的医学期刊之一。1月9日出版的《柳叶刀》发表了题为《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的社论,称对中国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在另一个国际期刊上发表70篇造假论文感到吃惊,因为论文居然经过了同行评审程序,而且在公共数据库中那么长时间后才被发现有问题。
上个月19日,英国《晶体学报》在官方网站上发表社论称,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2007年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造假,予以撤回。
社论建议,中国有关机构应该以此为契机,重振科研道德和学术研究规范,同时建立健全透明的程序,处理学术违纪投诉,防止未来再发生学术丑闻。“中国要想实现在2020年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必须保证在科学尊严方面更强的领导力。”
■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这不是国际学术期刊第一次发社论谈中国学术造假问题。”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告诉本报记者,近些年中国发生过多起重大学术造假事件,涉及到工程、医学等多个领域,一些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如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都对此进行过新闻报道或评论。
学术造假事件为何屡屡发生?方舟子认为,学术造假之所以屡禁不止,和现行的科研评估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关。据媒体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SCI论文数量成为中国很多科研机构和高效考核评价学术成果的主要标准,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钩,部分高校还用重奖鼓励教师多发表SCI论文,这种过分追求量化的机制使得部分素养不高的人走了造假的“捷径”。
“要打击学术造假,要改变现行的科研评估体制和学术官本位的状况,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和处罚体制,”方舟子说。
■大规模造假影响中国学术声誉
《柳叶刀》在社论中指出,这种大规模的造假让人失望,不仅浪费了研究时间和金钱,而且会使得研究者、研究机构和期刊本身的声誉受损。《柳叶刀》也遭遇过“造假”事件,一名挪威癌症专家承认,他于2005年10月发表在该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中列举的数据纯属编造。
井冈山大学教师造假论文被发现后,《晶体学报》称,将对来自该校的所有论文进行全面的真实性检查,但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文章加以区别对待。
从数量上看,中国称得上是论文大国。据统计,200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总数为11.67万篇,占世界份额的9.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超越了英、德等国家。但是从引用情况看,中国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5.2次,与世界平均值10.06次相比,只有一半。
方舟子认为,这种大规模的造假行为会使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声誉受到影响。“即使国际期刊表示不会因此专门针对中国作者,但印象上会打些折扣。”方舟子说,据他了解,目前有些国际期刊的科研人员不愿意给来自中国的稿件审稿,一方面因为中国爆出的造假事件较多,另一方面是他们听说有些人写论文是为了获取高额奖金,认为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