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浅析
发布时间:2024-05-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浅析

光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高校应把实践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实践教育为引导,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构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把握实践育人的关键点,使实践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围绕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实践育人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坚持、实地落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坚持理论学习、坚持向实践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实践育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需要。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无论是实现个人价值,还是从容应对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都离不开实践育人。认识把握其中的基本规律,探析实际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这些都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动力所在。

对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理论认知

对高校实践育人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实践育人就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育人理念,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 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与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法。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实践育人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教育工作的特色,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也将植根于校园文化之中。

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基本要素。协同体系就是指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实践育人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要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必须强化社会、学校、学生三方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从而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实现实践育人的创新性和普遍性。使实践育人架起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中,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增强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学校:组织要素。学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阵地,是整个育人共同体的实施者、组织者和谋划者。积极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离不开学校这个关键组织的领导作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学校各主要职能部门以及专业的教育工作队伍,都在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其中,专业的教育团队是整个共同体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整个共同体的主要支撑力量。目前,各个学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背后都有一个专门的师资队伍,主要由院系管理干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教师组成,他们分工明确,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二是学生:参与要素。合作与参与是实践育人共同体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作为整个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成员,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具体实施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性知识有时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这种情况下开展合作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合作参与,侧重于关注其参与成员,即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将参与者带入合作中,在建构经验的联结中激发成长。同时,这种参与合作的过程,是学生个人实践性知识逐步上升,内在知识与外在知识不断相互交换,理念与行动互动融通的过程。其中因为不同的参与方式,不同的互动方法,使得学生与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循着各自的使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与互动中的各种因素建立起自觉的联系后,便会收获真实的体会,激发自身的快速成长。三是社会:环境要素。实践育人共同体作用的发挥,是在一定的外在环境下发生的。社会,作为一种大环境,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都会对共同体的运行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等都会间接地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社会大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外部环境,它虽然会对其思想、行为构成重要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和影响并不是直接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中介载体,诸如学校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得以实现的。简言之,学校的校风、学风,家庭的教风、家风都会对学生自身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当然,这些中介环境的影响都是建立在社会这个外在的大环境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社会环境,这些中介环境便难以支撑下去,也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社会这个大环境作为整个实践育人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外在条件,又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特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构建特色

目前,各高校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具体工作的开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建构得以逐渐稳固和发展,呈现出多种特色。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在这方面的发展成效最为显著。过去单一刻板、缺乏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形式随着越来越多活动的丰富已发展到如今多达几十种不同的实践类型,往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后的实践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社会调查、专题调研、支农支教、勤工助学、科研攻关、课题合作、技能培训、科技指导、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创业实践、专业性及非专业性社会实践、社会兼职、文化传播、公益活动、军训等都是目前各高校根据本校特色,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多样性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构的实效性,那么对于体系建构的现状进行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组织规范,管理科学。传统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学生自行组织,较零散。发展至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组织管理已上至党中央,下到高校各层面。递进式的组织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有了更规范、科学的管理保障。虽然各学校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学校统一组织、各部门全力配合、实践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的有效组织管理基础之上得以建立起来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有利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下的各项具体实践活动的实现。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总的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与以往相比,在组织制度方面已有了显著的成效,正在向系统化、科学化转变。

模式探索,各具特色。许多高校在长期累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经验后,从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等角度为切入口,开始逐渐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如“一体两面式”“设置活动类课程”以及“设置德育学分”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全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之风劲吹,围绕它的核心价值以及八大素质,设置了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及推行手法,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借鉴。

把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重要环节

立足服务。实践教育体系要服务于学生成才,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来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教育体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和智力优势,为企业培训人员、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科研攻关,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造“实效工程”。实践教育体系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找准支点。针对地方需求,针对社会急需的或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按照“按需设岗、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增强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入手,把实践教育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活动基地、活动项目,激发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重点。学校要抓重点团队,努力打造品牌项目,依托品牌项目提升实践服务的整体层次,扩大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发挥重点团队“点”上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做到“抓住一点, 带动一片”。团队要成为重点,必须突出一个“特”字,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发掘自身特色,真正做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实践教育活动要强调一个“广”字,强调人人参与,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面”上的实践活动,结合所学专业,联系实际参与实践活动项目,取得实践学分。

创新模式。实践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把学生的就业过渡期提前到在校期间。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利用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能充分发挥其在组织性、纪律性、人员特长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社团凝聚力和整体素质,形成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的良性协动。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学校开出“菜单”,列出所能提供的实践服务项目供地方和企业选择,地方和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向学校发来“订单”,双方对接成功后,确定服务项目,学校进行“配套组队”和“特色组队”,地方和企业实行“订单培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实践服务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完善保障。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委员会,制订实践育人的总体规划,把实践育人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实践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健全考核激励,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做到与学生的德育考评、奖学金评定、各类先进评比挂钩, 与教师的工作量、职务(称)晋升挂钩,与学院业绩考评挂钩。实施创新学分试行办法,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各类科技发明、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承担科研项目等,可获得创新学分或奖励学分,极大地调动师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有效策略

统筹高效协同机制。高校实践育人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与职责,也需要社会外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高校协同育人体系应该是学校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相互融合的统一整体,即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一是资源共享。实践育人资源是资源的一种类型,存在于高校内部以及与高校相关联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当中,借助实践活动,能被教育者开发和利用,为高校实践育人服务并且能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功能的各种资源的集合。由于现实中,实践资源数量上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上的差异性,对资源的共享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必须充分整合各方力量,优化组合可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使各相关要素发挥最大效能。二是部门联动。建立各层面的部门联动领导机制和体制。从国家层面,成立由教育部、中宣部、文化部和共青团中央等中央和国家部委组织的实践育人联席工作机构;从地方政府层面,要建立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共青团组织等地方实践育人联动机构;从学校层面,建立由学校党委牵头领导,各部门协作联动和各单位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实践育人工作小组,统筹学校层面的总体工作安排。明确部门联动中的责任分工,通过分工负责制,明确各部门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职责,使得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搭建一定的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信息的全方位流动和传递,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交流。建立部门联动的考评奖励机制,激发活力。三是全员参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充分发挥好育人功能,不仅要从资源共享和部门联动等机制方面着手,还要从树立大育人观的理念入手。要尽可能地动员全体参与人员,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最终演变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的共同追求。首先,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实践育人首先要保证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鼓励实践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长期从事实践育人工作,保证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高质量。其次,发挥辅导员的组织引导作用。在研究生逐步发展的道路上,辅导员担当着重要角色,是其全面发展的引路者,是整个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最后,发挥家长和校友群体的支撑作用。实践活动大多数都是非第一课堂的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分散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家庭的理解与支持也十分重要,在实践育人中学校也要积极争取到校友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联盟等形式,发挥校友资源在实践育人中的资源保障和条件支撑作用。

强化运行保障体制。强化大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保障机制,需要重点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即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活动场地建设。首先,建立专门的公务地点。学生“三观”认知的形成是个逐步化的过程,在此期间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影响因素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对其予以指导,或是面对面的进行心灵沟通或是开设特定的课程加以灌输,这些都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公务地点。其次,提供必要的教育活动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载体,诸如邀请社会上、大学里知名的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前提是学校能够提供一个舒适宽敞的报告厅或者会议室。当然,这些讲座、会议的举办,仅仅依靠校内的固定教育场地是不够的,结合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开展特色主题校园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二是经费投入。为强化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保障机制,毋庸置疑,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经费开支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没有充足的经费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就会举步维艰。在经费的划拨上,也要把好每一个环节,确定好分配比例,将经费认真落实到具体工作计划上。就经费来源看,国家财政支持是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从社会、个人等多渠道募集经费,以保证工作后期的顺利进行。另外,基于每个家庭的先天经济条件存在差异,政府应该力所能及地保证每个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接受教育,对于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学生,可以通过社会救助或者国家补助等方式帮助其维持生存,实现就业。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各类慈善、福利机构的成立,校园里各类奖助学金以及校园贷款的设立,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三是实践活动场地建设。目前,各种教育方式中当属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类似各种科研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的建设,都是社会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高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应该依托当前现有的各类纪念馆或博物馆资源,在日常的课外教学中,不定时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深化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此外,高校要依托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要假期或者小长假时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走访,回溯那段历史,运用静态或者动态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优化考核评估机制。首先,全面把握综合素质评估的主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整个活动的参加者和感受者。对实践育人的评价侧重于对其整个参与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最终的目的是要寻求构建科学有效的育人体系。评估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涉及面广、考虑因素多的繁杂工作,因而更具有测评价值。因此,必须把大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融入到其综合素质评价中。其次,建立以体验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测评系统。要树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突出学生个性特征,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为一体的学生素质评价观,在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和指标构建上要体现实践育人过程参与、效果体现和能力提升,以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为最终依归。最后,融入学生实践育人体验性评价的内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的关键点在于测评二级指标的细化,以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二级指标的细化和观测点的确定,有效地将实践育人各环节具体要求和育人成效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将会更好地促进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吉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引领“组团式”帮扶路径探析》[编号:2022JKDJ027]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海南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2024

地       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力行楼C栋1层

联系电话:0898-66892503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