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担当强基础 改革创新笃前行
mg4355线路检测官网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始终秉承着“诚爱谦廉,勤谨专业,独具一格,爱国爱校”的院训,坚持“人才强院,基础强校”的办院理念。从2016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的使命,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强院强校,建功自贸港”的思路,打造党建工作品牌,稳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合作交流工作,在海医的发展之路上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培养有情怀的医学人才,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教师合影
01 深耕细作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自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力度,结合两性一度的课程要求,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
局部解剖学、实验生理科学两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系统解剖学、病原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循环系统基础、实验室生物安全5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等5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蚊媒传播高致病性登革病毒的形态结构观察及分离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另有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7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课程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全面铺开,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共24门。
02 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建设显成效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为了让课程思政融入每一堂课,学院就课程思政开展专题研讨,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新方法,提出课程思政新要求,通过主办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等活动,推动课程思政在各课程生根发芽。《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8门课程被立项为校级思政课程建设项目。2021年陈锦龙、杜乐老师获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2023年全国第三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牛莉娜老师获特等奖,陈锦龙老师获一等奖,高畅、于姝老师获二等奖。建立三全育人平台,让思政教育“有血有肉”。学院与省红十字会在金牛岭公园建设了“遗体器官捐献者乐园”,与省科技厅共同建设了“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利用这两个平台,开展对学生的生命观、科学观和价值观教育。定期开展对捐献者的缅怀活动、清明节追思活动、解剖学开课仪式、世界动物日纪念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大爱无私、什么叫人间真情,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献身医学事业的内生动力。
03 行稳致远 深化生物技术专业建设
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海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近7年中,生物技术专业共培养毕业生320名,就业落实学生共305人。其中,共有71名学生考研成功,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录取;向卫生医药企事业、科学研究机构等输送135名毕业生,包括新疆阿克苏、陵水疾控、琼海市人民医院等县级基层医疗机构,近7年学生就业率均值达到95.9%,并获得“mg4355线路检测官网2020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狠抓学生的各种竞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7年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中喜获国家级3项,省级17项奖项荣誉。
04 踔厉奋发 人才培养工作谱新篇
围绕世界医学新发展情况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基于全球视野,立足新医科,经过近7年的探索,形成了课程融通整合的创新模式,即构建了课程内容整合、教学形式和方法融通、培养目标融合的模式,取得了丰富成果,促进了从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向新医科模式转变,对培养有情怀的热带医学人才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
我院本科生多次斩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
近7年来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机能学实验课”“基于卓越医生培养核心内涵的局部解剖学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五年制卓越医生培养模式—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综合改革班(卓越创新班)教学成果总结”“依托学科建设,突出热带特色的《病原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人体寄生虫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一批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
05 引育并举 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近7年,学院引进博士近50名,目前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级各类人才31人。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郝静文老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近7年,学院教师在全国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个人和集体奖励多达 40余项,50 余人次,其中,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郝静文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海南省一等奖;牛莉娜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汪坤菊、杜冠魁荣获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海南省一等奖。
06 锐意进取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学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脑科学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以及海南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2个:病原生物学和法医学;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重点实验室。近5年,学院教师及学生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共计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1篇,其他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200余篇。国家级资助拨款项目21项,其中3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拨款总值700余万元。省部级立项91项,其中重点研发项目18项,拨款总值1000余万元。平均科研经费达15万/人。近五年学院教师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25项,专著出版2部。
07 凝心聚力 创建示范党建品牌
学院党委坚持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看齐对标,用“红线”贯穿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并同向发力,不断加强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目前,学院共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1名省级优秀党员。
学院党建工作主要围绕“双一流”建设、样板支部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其中,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发展,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构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打造优势学科群。
08 彰显本色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学院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开展科普活动,2019年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先进集体奖。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和法医学教研室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法医鉴定中心开展法医鉴定业务年均业务量3000件左右,占我省法医类业务量的1/3左右。
疫情期间,学院组织各支部党员志愿者深入防控一线,参与核酸检测、物资捐赠等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第一党支部蒋尚飞同志获得支援市县抗击疫情支援服务工作表现突出个人。法医鉴定中心团队于2020年3月承担了湖北省外的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的尸体解剖工作,被海南省司法鉴定协会评定为抗疫先进集体。
学院将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势必会激发全校师生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也标志着全校师生将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学院必将以大会精神为统领,汇聚全院之力,继续在真学真信中高擎理想亮底色,在笃实力行中爱党爱校展风采,在求实求新中锐意进取创一流,在示范引领中全员育人培英才!